心下悸,小便不利者,以苦能补肾,故易茯苓之淡以渗之。冬月之伤寒,伤于天之寒风;夏月之伤寒,伤于地之寒水也。
此阳明燥土最忌发汗,汗之则胃亡津液,而小便更不利,所以利水之中,仍用滋阴之品。余同前法。
彼以恶寒,故名中风;此反恶热,故名阳明病。 太阴厥阴,皆以里证为提纲。
如字,助语辞。以水陆之善取血者,用以攻膀胱蓄血,使出乎前阴。
有热属藏,是指心肺有热,不是竟指胃实。俟其经尽,则谵语自除,而身热入血室,寒热如疟而不谵语者,入柴胡证。
今阴脉弦,为肝脉,必当腹中急痛矣。或发热恶寒,或骨内热而脏腑寒,或手足寒而肠胃热,或内外皆寒,或表里俱热,此骨髓之邪积渐使然,故无定体。